大迦叶的告别 佛经公案

大迦叶的告别

大迦叶,本名毕钵罗耶那,是树下生的意思,因他降生在树下,而有此名。  他生长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,比释迦佛陀晚生十多年,从小聪慧,厌恶世间欲乐,唯以修道是从。年岁渐长后,父母为他操办婚事,他...
阅读全文
阿底峡尊者修忍辱的故事 佛教故事

阿底峡尊者修忍辱的故事

印度有一位高僧帕丹巴桑吉,曾经来到西藏传法,他讲过:"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,是我们的错觉,能把瞋心转换成悲心,对我们是最受益的。" 阿底峡尊者以前也讲过:"对所受的伤害不要去瞋恨,如果对伤害瞋恨的话,那...
阅读全文
『佛门公案』贫女供灯 佛经公案

『佛门公案』贫女供灯

在佛陀时代,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、大臣和施主们常常会举办供灯法会,以供养佛陀和僧众。一个名为年嘎姆四处流浪的贫穷乞女,见到供灯法会非常欢喜,心里想:“我往昔造了什么恶业而转为乞丐?现在虽然遇到可培植福...
阅读全文
『佛门公案』虚云老和尚与白狐 佛教故事

『佛门公案』虚云老和尚与白狐

1936年春,南华寺开春期戒坛,在戒期即将结束时,曹溪驻防军第十六团团长林国庚来南华寺拜望虚云老和尚,他带来了一只狐狸,其毛色银白光滑,喙突出,尾巴细长蓬松,十分惹人喜爱。 团长告诉虚云老和尚说这只狐...
阅读全文
圣僧龙裤国师 超度皇太后 佛教故事

圣僧龙裤国师 超度皇太后

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,心想修行,苦不知如何为是,无处问津,每日只做苦工,一日遇着一位行脚僧到那里挂单,看他每日忙忙碌碌的,问他日常作何功课?他说:“我一天就是做些苦事,请问修行方法?”僧曰:“...
阅读全文
佛法传入中国的第一次斗法 佛教故事

佛法传入中国的第一次斗法

佛法传入中国,据史书所载,系始自后汉,其实后汉以前,中国已有佛法。列子曾引述孔子语:“丘闻西方有圣人焉,不治而不乱,不言而自信,不化而自行,荡荡乎民无能名焉。”可知孔子已知有佛。据朱士行经录载:“秦王...
阅读全文
乞丐清净念佛 临终坐化圆寂 佛教故事

乞丐清净念佛 临终坐化圆寂

清朝松江一乞丐,未知名姓,住明星桥破屋,日面向市门,诵《心经》一遍,乞铜钱一枚,若与钱,则连声道谢;若呵斥,亦毫不介意。讨足一日饭钱,够一日糠菜窝头之需,即关门闭户,清净念佛。 时布政使蔡西斋,欲出钱...
阅读全文
虚云老和尚的“神力” 佛教故事

虚云老和尚的“神力”

据《虚云老和尚述年自述年谱》记载: “民国六年丁巳七十八岁。春。由观音亭起运玉佛。雇八人舁之。订明送到鸡山。酬费若干。所经山岭崎岖。凡数十日。有前人未经者。某日。行至野人山。舁者疑玉佛中有金珠钞票。乃...
阅读全文
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佛经公案

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

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毗瑟底罗居士告善财言:“善男子,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,彼有菩萨名观自在。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,修菩萨道。”尔...
阅读全文